寧夏新聞網訊(記者 倪金鳳 文/圖)“自從手機上裝了這個‘伊起牛智慧牧業生態系統’,工作人員告別每天一一查看每頭牛的辛勞,想了解哪頭牛的情況,看看手機就全部知道了。工作效率比原來提升了大約10倍。”金宇浩源牧場犢牛主管劉武強說。
作為中國奶業龍頭企業,伊利集團在數智化升級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突出進展,發展出了“四全”數智化業務運營體系,實現了全產業鏈覆蓋、全渠道滲透、全方位互動和全品類共享。
在與寧夏伊利合作的金宇浩源牧場,記者現場見證了數智化升級超乎預期的成效。
在這里,牛犢一出生,就會嚴格按照伊利的SOP流程進行處理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,就是佩戴上電子耳標。耳標與管理人員的手機App連接,奶牛的身體指標好不好?情緒是否穩定?吃夠了沒?擠了多少奶?一目了然。
據悉,每頭奶牛一出生就戴上電子耳標,到13月齡后,還會戴上智能項圈。這個項圈會全面記錄奶牛的發情、活動量、反芻量等情況。
“某頭牛配種了,卻超期沒產,手機會自動提醒我們。這頭牛進奶廳時,它會被自動識別出來,并被自動隔開,工作人員徑直就能找到它。”劉武強說:“過去,我們在牛群中去找這種牛,太費勁了;現在,牛被精準識別,就在那里等著我們。從‘人找牛’變成了‘牛等人’。甚至連牛的呼吸頻率,都被監測下來。這些數據,牧場工作人員提供了巨大的幫助。”
在金宇浩源牧場的擠奶廳,每次能同時為100頭牛擠奶,擠奶過程全自動運行,套上擠奶杯后,一切都交給設備,檢測到設定的真空度時,奶杯就會自動脫落,停止擠奶。擠奶前、擠奶后,都會進行藥浴,以免牛奶被污染,擠出的前三把奶也會舍棄。
由此,牛奶的旅程形成了閉環:牛奶從牧場擠出,到運到工廠生產,再到進入消費者舌尖,全程都在封閉容器中運行,與外界隔絕開來,不會被污染。牛奶還在不同的環節接受多次檢驗,累計達到1000余項,還會用各種技術手段殺菌。經過這一道道“關口”的牛奶,才能確保安全。
“剛擠出的牛奶,將迅速降溫,并保持在最適宜的溫度,第一時間完成加工。”金宇浩源牧場相關負責人介紹,“每一批牛奶運走前都會進行詳盡的檢測,結果顯示,我們的牛奶品質指標都和歐盟標準相當,甚至更高。”
數字經濟與牧場管護的握手,從根本上改變了牧場的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,推動地處國際公認的“黃金奶源帶”的寧夏,成為創新性、標志性、引領性的“高端奶”之鄉。優越的資源稟賦加上科技的助力,讓誕生在這片熱土上的牛奶,一開始就站上了世界品質巔峰。
(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項目)